2013 不承上,却启下

又到了每年一度的回顾的时候了, 其实说什么时间过的真快之类的,真的是废话。 时间从来不会等人, 也不会顾及你的感受, 现在的一秒和以前的一秒都是一秒。人的经历不在于时间给你的感受, 而在于时间给你的宽度。

一月份的时候, 成天的忙Z-Navigator项目, 甚至周末也要拖着疲惫的身子到百威去上班。 除此之外, 我甚至都回想不起来什么。

于是辗转到了二月, Vino说他美国这边有项目了, 估计春节之后就会走, 于是天天KT, 我们这群苦逼的人成天还是忙着Z-Nav项目的UAT,话说这是一个烂项目,管理其实也很混乱,时至今日, 我脑海中依旧清晰的浮现我们几个的对话, 这个项目压根就没有规划, 也没有管理。好吧,即使是这样, 我来美国之后甚至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竟然还是挺怀念那一段浑浑噩噩的日子,竟然会怀念那一段上面有人给你顶着, 有什么问题, 你也无需亲自面对客户。 在on-site之后才知道这种心态真的是非常幼稚, 而且懦弱。

二月底开始陆续接到我on-site的面试通知, 事情基本上定了, 就是纽约的百事项目,过来做ETL/Informatica. 顶替一个叫Gautam的家伙。

三月头上那个几天真是非常难过的一段日子,Vino终于确定的行程, 我一直想学电影中的阿甘,做一个能恪守自己诺言的人, 于是在Vino走之前终于去烫了个头, 也不为啥, 竟然有种念头觉得可能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了。

那一段时间, 我难受极了,甚至有临阵脱逃, 放弃去美国的念头。

一切都是按部就班, 匆匆忙忙, 从拿到Visa Stamping之后, Mallik就问我能不能一个星期后, 尽快飞美国。我想了想, 已经等了那么长时间, 于是就答应了。

出发来美国前的一个星期, 跟好友, 家人一一道别,临别话语莫过于, 没事, 九个月之后就回来的, 嗯, 一定, 九个月之后就回来。 要带什么东西就说。

3月18号,从浦东机场出发, 行李再重, 还是带了一本陈虻的<不要因为走了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生平第一次出国, 一下子就被扔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下了飞机后才知道,美剧是美剧, 生活是生活, 一下飞机最大的问题是没法沟通,美国人的英语跟电视中的不太一样, 跟他们交流的时候想说的东西太多,经常一下子卡壳。

其实来之前, Gautam 就已经跟我说过, 这边的工作是coordinator性质的,技术的东西其实不太多, 但是当我真的见到他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打怵, 因为Gautam看上去十分老练, 我心里不知道能不能胜任这个位置。不管怎么说, 生米已经煮成熟饭, 只能硬着头皮上。

然后住酒店, 找房租, 这些对我来说都是不曾经历过的事。运气还算不错, 在Craiglist上找到了一个中国人发的帖子, 而且帖子是中文发的,经过邮件交换, 看房,最终还是租了下来。

到了美国的第一件事,当然就是去第五大道,去纽约看老友记的拍摄场地, 事实上, 只能怪我事前功课没有做足, 老友记其实不是在纽约拍摄的, 而是在好莱坞的影棚里拍摄的, 所以那个著名的Central Perk当然也是不存在的。只要那栋楼的外景才是真的。

工作了一个月后, 我慢慢开始上手,Emily也是信任我, 把很多项目规划的东西都交给我来做, 我确实受宠若惊, 成天埋着头学习, 有不懂的地方就拼命Google或者百度。想尽一切办法把任务完成。

然后, Gautam被分到了另一个项目,远在Arkansas, 这下,DOB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里撑着了。

六月底, 跟着Bishnu 去了Atlantic City, 跟他报团去了Niagara Fall.

那段时间, 我也开始自己学着做饭, 毕竟不能每天都吃麦当劳, 也不能每天都是Sarku的铁板烧。

七月底, 上班地点从Valhalla搬到了Somers。我也慢慢开始Working from home。

与此同时, 我也加入了New York Sports Club,开始健身,学会了游泳。

与此同时, 我开始学打网球。

与此同时, 我在Flushing也报了一个驾驶班,学习开车。

与此同时, 我开始申请去加拿大的签证。

所有一切如火如荼的展开, 我在10月4日 考过了纽约的路考, 拿到驾照。

10月12日, 去了加拿大。

10月26日, 去了Vermont。

现在想想那段时间也真的是挺疯狂的。 基本上就是一个Checklist, 一项一项完成。

年底,我真觉得WFH是一种很不好的工作方式,人渐渐就开始变得懒惰, 工作效率也很低下。于是从11月份开始, 我努力去办公室上班。

好吧, 回想一下来纽约之后的#Must-Do#, 第五大街,洛克菲勒大厦,麦迪逊花园, 自由女神, 帝国大厦, 梅西百货, 联合国大厦,时代广场,大中央火车站, 中央公园, Met, MoMA, 基本上我能想到的我都去了, 我还去了费城, 去了DC, 一个人到处行走的感觉确实挺棒。 不过彼时心里总牵挂着一个人。

11月8号, 她跟我说她结婚了。

我也明白了, 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人一厢情愿的跟你想着同一件事, 尤其来美国之后, 愈发觉得我能依靠的,真的只有自己。

回忆了一年以来的林林总总,事情真的挺多, 感受也挺多。 工作上, 完成了一个开发者到项目沟通的转变, Emily开始称我为Consultant。 在这里确实觉得学到了不少东西, 项目流程, 项目管理, 沟通技巧, 从以前一天只收到几封垃圾邮件, 到现在一天五六十封工作邮件, 从害怕开会到主动约会, 我甚至都已经忘记了我在百威上班的时候是怎么样的一个状态。

我开始了使用Google Calendar来规划自己的日程安排,事实上我没有这么多日程, 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充实一点, 也要硬着头皮往上面添加点东西, 有了这个记录, 就能督促自己去完成。

也养成了一些习惯, 比如每周五晚上的<罗辑思维>, 我不知道这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听听说书, 总比闷头睡大觉好, 我这样跟自己说。

比如开始自己理发, 每四个星期一次。

再回首这一年, 或许也真的是远离家乡能给我更多的时间梳理自己的思路, 更充实自己。

今年有许多事情没有完成,也有许多遗憾,花钱太多,乱七八糟买了很多华而不实的东西。

定制的计划太紧凑, 太压迫,比如年底之前要看完一本关于Project Management的书, 比如想学C++/Java, 却总羁绊于自己的想法太多, 一天一个念头, 最终什么都干不成。

精力太容易分散,我总觉得我做一件事不能坚持3个月,我想更确切的说法是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

比如, 来美国之后先是用了T-mobile, 然后换成了Go-smart , 然后为了能收到银行的短信,和去加拿大也能用, 又买了T-mobile的SIM卡,到了12月份,为了能让新买的iPad和Nexus 7 能Tethering上网, 又换成了T-mobile, 太能折腾, 没想好自己究竟要什么,为了省钱, 结果花了更多的钱。

比如, 健身, 我在11月中旬就把Planet Fitness和NYSC的会员取消了, 即使为NYSC我要付出150刀的罚款。

比如, 学西班牙语, 我只坚持了10个unit, 从9月9日到11月19日。

比如, 学习Lua/Perl, 我只坚持了一次, 就放弃了。

比如, 每天100个俯卧撑,只坚持了两个星期。

有的时候我会质疑我自己, 我真的是这么懒么? 我真的是这么无能么? 难道真的是岁数上去了注意力不能集中了?? 这些都只是借口, 只要我愿意,我可以在跑步机上跑2个小时40分钟, 我可以一口气跑半个马拉松, 我可以一天只睡3个小时,也要把树莓派搭建起来。

我反省了一下自己, 不是开始的时候发力有多猛, 而是要长久的坚持。 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 或者很明显是三分钟热度的事情, 索性就不要做。

我真的要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 然后为那个目标而奋斗。 就像今年夏天的那个Checklist,既然写下来了就要去做,不做才会后悔。 “君子立常志,小人常立志。”

想起今年摘抄的一段话, “What hurts more, the pain of hard working, or the pain of regret??”.

是的, 我要做的就是明确要完成什么,列一个Checklist, 然后Tackle it, period.

去年年底答应了庄佳乐, 2014年的元旦, 会从美国发去新年的祝福, 嗯, 答应过的事情,一定会做到的。

2013于我, 是The Year of Changing。 而2014,我希望是The Year of New Stage.

*******下面是今年在美国和加拿大拍的一些照片*********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